陶瓷美术学院举办【“炁象·埴象”在景德镇--马路·吕品昌·红梅三人行】讲座
11月14日下午,由陶瓷美术学院主办的“炁象·埴象”在景德镇--马路·吕品昌·红梅三人行讲座在我校研究生艺术实验大楼报告厅举行。主讲人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原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路和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史博士红梅。出席本次讲座的领导嘉宾有陶瓷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等领导班子成员和各专业老师及200余名学生。
本次讲座由黄胜主持,吕品昌和马路分别以个人视角,为同学们解读“炁象·埴象”艺术双个展的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思路。
吕品昌 中国写意NO.44-鉴宝者 铸铜及古陶瓷
(这次展出了吕品昌以陶瓷媒介为主的大批代表性作品,以题材论,其中既有取自生活的人物情态,也有发自怀想的各种意象;以形态观,其中既有薄如蝉翼的“纸质”艺术,也有体量巨大的《太空计划系列》。这些作品将陶瓷的材料属性充分放大发挥,在手的塑捏、不同工艺的融合和火的催化实验中突破传统陶艺的边界,实现了传统媒材的现代性转换。)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马路 《化》 丙烯、综合技法 110x114cm 2017年
讲座关键词:找回不被传统承认的残缺,加以发扬
吕品昌就个人创作发展历程,本次个展作品背景讲到:20世纪80年代,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新潮美术”在中国兴起,艺术家们广泛开展艺术创新的探索和实验。在思考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我也在研究修习中国本土文化和艺术传统,意识到后者终究是我们开展当代审美创造、建构当代艺术形态的根本基础。基于对中国本土文化艺术以及民间创作的潜心探究,整个90年代我持续地进行着《中国写意》《阿福》《历史景观》等几个系列的创作,致力于以形式因素意蕴化和形式意趣民族化为目标的纯化语言的探索性实践。
在采用陶瓷媒材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深厚底蕴,一方面则试图突破为满足实用功能而施加于陶瓷材料的传统限制。这种看似“反技术”“反规范”的突破,早先体现在对“缺陷肌理”的尝试性运用或“放纵”,以期尽可能地发掘陶瓷材料的丰富属性及其审美潜质,使之以相应的形态及肌理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环境和审美理想相适应,从技术和艺术上综合强化其交融于当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出于对传统文脉的关注和对形式意趣民族化的探索,接下来的一段时期,我在创作中有意识地对随机造成的陶瓷肌理形态加以“写意性”控制和引导,以适当约束前期放纵“缺陷肌理”之语言形式所呈现的散漫自在倾向,由此创作了《中国写意》等一批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上,我尝试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笔墨”和“人文意趣”转换成为陶艺语言,既努力把雕塑从单纯的状物(描绘事物)和过度谨严的手风笔致中解脱出来,又避免不加把控的汪洋恣肆、散漫无度。从80年代到今天,我持续地进行着《中国写意》系列的创作,它是我内心沉淀的真实写照。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我对中国写意绘画的形式意趣有了更深切的体认,写意性手法中也更有一份惬意的洒脱。可以说,《中国写意》系列是我远离繁忙工作与世俗生活的“世外桃源”,是我在“入世”与“出世”间寻求一种平衡转化。在这个自我营构的艺术天地里,我化作僧侣、文人、艺人等雕塑形象,并结合平时收集到的一些“现成品”,拼接组合成一幅幅“远游”的图景,像古人那样“卧以游之”。
讲座关键词:“炁象”这一概念并非“抽象”、“意向”
马路一直在尝试着:没有设计,不凭灵感,画面自主,这样的创作方法。所以,绘画告诉我什么是重要的。我要做的是倾听它,协助它完成,而非强迫它、扭曲它。个人的修养和胸怀就变得重要了,那些自然而然的,本身并无意义的,要被人认识到可能被赋予多高的意义的基础。艺术的任何意义都是被人所赋予的,这是艺术不能当饭吃,艺术品又能价值连城的原因。发现意义,替代了技法、表达和情感的位置,成为大写的技法、表达和情感。
"炁象"一系列画,十年前,没画好也没展出。十年后,想明白了,把过去画的做基础、做背景,不是改画,而加画。因此,炁象不是凭空的,是有积累,这个积累无论"对"和"错",都会融合成新的"象",每一层级的执拗,都要求我们为其找到合理性。找到就是发现,在重叠中发现。
既然画可以十年之后再画,题字也可以十年之后再题。十年变成十分钟,这一生是短了?还是长了?时间是可以跨越的,空间也是可以跨越的。如果,准备好了,跨越就是自然而然的。活着,就是准备。身处在大的时空中,自然会发现的更多。
我很喜欢"发现"这个词。这是肯定了自己,又尊重了外界,是内外合一的状态,也是人最自然正常的状态。
红梅讲到:吕品昌有很好的艺术史贡献,我们知道他是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今年是110年,10月20号是校庆纪念日,这样悠远的一个老校和景德镇这样千年的文化古都,滋养出他对泥土、对陶土天然的热爱,以及他的家庭教育,使得他从最早本科教育就一直深深扎根于中国古典传统。 吕品昌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从陶土中来,匠心如赤子一样去进行的原型与复制、博弈与张力、规制与自由这样的埴象之路。此次个展是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古代经典陶瓷艺术传统与当代雕塑结合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由于这样的一种跨界,使得他在创作的时候,特别重视材料,他对材料的控制力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马路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位中国公派德国的艺术留学生。由于他在汉堡艺术学院杰出的求学生涯,使得他为中国艺术开创了多个现代发展之路。第一,由于他的求学经历给导师和学校留下的良好印象,所以经由他中国的一大批的先后的艺术家,都可以顺利的申请这样的一个通道。比如说紧接他之后的许江先生,许江先生的导师和马路先生是同一位导师,所以这是一个历史贡献。另外一个历史贡献就是他将德国新表现主义相对来说比较完整和深刻地引进到了当时特别需要的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进程里,所以某种意义上说,他开辟了中国现代艺术中的表现艺术或表现主义倾向这条路。而且他本人曾经的表现主义的,以及后来超现实主义这两个象征性的想象力极强的作品,受到了中国现代艺术界的非常高的评价,影响了影响了几代人。
讲座现场我校学子争先提问,从几位老师的回答中汲取艺术创作的养分
讲座结束三位老师给现场学子分发“炁象·埴象”双个展画册并签名留念
此次讲座依托“炁象·埴象”双个展举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坚持文化自觉并继续探索艺术上中国话语的建构,在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上有自己尽可能清醒的认识,才能更为从容地应对新的文化挑战,实现艺术的转型。对马路和吕品昌来说,图像信息发达的“困境”更加激发了他们提纯和精炼艺术语言的信念,将美术创作和反映社会现实、彰显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民族的人文传统和艺术传统中走向当代创造。他们艺术中呈现的“象”,是品质上的纯粹气象、学术上的纯正气象、文化上的正大气象,是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的蓬勃气象的视觉反映。这应该成为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共同的追求。
- END -
往期热文回顾
【通知】第十三届国际大学生雪雕比赛作品小稿征集(内有往届获奖作品展示哦,快来看看)
部分段落转载自: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陶溪川文创街区公众平台、艺术中国ArtChina、库艺术
图:王艺
编辑:王艺
审核:李志科
欢迎邮箱投稿tcmsxy@sina.cn